EMS诱变

  • 产品详情
  • 产品参数
  • 产品评论

EMS诱变原理主要涉及到甲基磺酸乙酯(Ethyl methane sulfonate,EMS)作为化学诱变剂的作用机制。

EMS是一种烷化剂,它能够与DNA分子上的鸟嘌呤(G)的N7位点发生烷基化作用。这种烷基化导致鸟嘌呤带上正电荷的季铵基团,从而引发一系列遗传效应:

碱基转换:烷基化后的鸟嘌呤(G)不再与胞嘧啶(C)配对,而是与胸腺嘧啶(T)配对,导致G:C碱基对转换成A:T碱基对。

嘌呤丢失:鸟嘌呤的N7位点被烷基化后,可能会削弱其与N9位点的糖苷键,导致嘌呤丢失,从而发生颠换型突变,可能从G:C转换为C:G或T:A。

染色体畸变:EMS还可能引起染色体的缺失或插入,以及核苷酸从磷酸与糖分子之间的断裂,产生染色体重排和基因突变。


EMS诱变育种技术通过人为地使用EMS处理作物种子或组织,诱发遗传基因突变,从而在多代中选择和鉴定出具有生产利用价值的突变体,直接或间接地培育出新品种。这种技术具有成本低廉、使用方便、诱变作用专一等特点,是一种成熟的农作物育种手段,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