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生物多样性测序
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是对环境样品中细菌(16S rDNA)、真菌(18S/ITS)基因的DNA进行特定长度的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的分析,可实现对环境样品中的优势物种、稀有物种和一些未知物种进行检测,精准解析微生物在种属水平上的组成和丰度情况,是当前研究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差异的重要技术手段。
16s rDNA测序首先需要提取环境样品的DNA,这些DNA可以来自土壤、粪便、空气或水体等任何来源。
提取DNA后需要经过质检和纯化,一般16s rDNA测序扩增对DNA的总量要求并不高,总量大于100ng,浓度大于10ng/ul一般都可以满足要求。如果是来自和寄主共生的环境如昆虫的肠道微生物,提取时可能包括了寄主本身的大量DNA,对DNA的总量要求会提高。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测序受DNA提取和扩增影响很大,不同的扩增区段和扩增引物甚至PCR循环数的差异都会对结果有所影响。因而建议同一项目不同样品的都采用相同的条件和测序方法,这样相互之间才存在可比性。
完成PCR之后的产物一般可以直接上测序仪测序,在上机测序前我们需要对所有样本进行定量和均一化,通常要进行荧光定量PCR。完成定量的样品混合后就可以上机测序。
16s rDNA测序目前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测序仪进行测序,包括罗氏的454,Illumina的Novoseq, MiSeq,Hiseq,Life的 PGM 或 Pacbio 以及 nanopore 的三代测序仪。不同的仪器各有优缺点,目前最主流的是Illumina公司的MiSeq,因为其在通量、长度和价格三者之间最为平衡。MiSeq 测序仪可以产生 2x300 bp 的测序读长, Hiseq 和 Novoseq 可以生成 2x250bp 或者 2x150bp 的测序读长,且通量较大。
生物信息分析:
1. 原始数据处理
2. OTU分类和统计
3. 样品构成丰度
4. Alpha多样性指数
5. Beta多样性分析
6. 物种进化树
7. 物种相关性分析
8. 聚类分析
9. 菌群代谢功能预测
10. 基于BugBase的表型分类比较